冷冻最大的敌人,是水在低温下结成的冰晶——冰晶会刺破细胞内壁,造成极大损伤。所以,冷冻机构必须用特殊的防冻剂置换人体内的血液和水分。
银丰研究院和齐鲁医院的专家正在为展文莲进行人体低温保存操作
和阿伦·德雷克一起上阵的,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科医生、麻醉专家以及体外循环灌注师。他们从展文莲的颈部和股部建立双通路体外循环,在特制的低温手术台上,将其体温降低到18℃左右。
然后,透明的、乳白色的防冻剂,缓缓注入展文莲体内。降温仍在进行,防冻剂变得越来越浓稠。它会成为固体,但它不会结冰。这个过程,叫做“玻璃化”。
灌流最终完成,已是近6个小时之后。接着,展文莲的身体被转移到大尺度程序降温床上。阿伦·德雷克对这张床赞赏有加,美国阿尔科没有这样的设备。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台可以连续将整个人体从常温降到-190℃左右的自动控制设备。它使用液氮蒸气进行快速降温,配置了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数十个位置的温度变化。
整套流程下来,耗时55小时。
阿伦·德雷克对手术效果很满意。“你看,这有一条完美的降温曲线。”他拿出手机,显得很兴奋,“曲线下降得很平滑,意味着我们的灌流效果很好,病人体内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冰晶。”
2
银丰研究院由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丰生物)于2015年出资成立。它提供的介绍里写道,这是一家基因工程、干细胞技术开发,人体细胞、组织及器官低温保存与复苏,细胞治疗及再生医学转化的专业研究机构。
在银丰对外的描述中,他们多次强调,自己是科研机构,而不是营利公司。他们更愿意以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来称呼此次生命延续研究计划的主体。在此之前,有公开资料可寻的,至少可以追溯到2013年,银丰开始接触人体冷冻。
KrioRus、CI、阿尔科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唯三的人体冷冻机构。在银丰自身看来,他们在技术上并不落后于曾经取过经的三家国外机构,甚至要更胜一筹。李庆平可以罗列很多原创之处:银丰是用微创的颈动脉、股动脉进行血液置换,而阿尔科是开胸;可以持续降温的程序降温仪是自主研发的,其他三家所没有的;使用ECMO这个临床上常见的设备,也是其他机构的手术方案没有设计到的。
尽管反复强调项目非营利,但外界对人体冷冻的定义,总是商业性多于医学性。
问及是否考虑将银丰的“生命延续计划”商业化,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春生说,如果人体冷冻技术能成功,这意味着“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冷冻自己”。“全世界可能没有比这业务更大的了吧,”贾春生说,如果能完成复苏,是肯定会商业化的。
3
展文莲的冷冻资金,大部分来自银丰生命科学公益基金会。至于个人出资多少,银丰研究院和桂军民都没有透露具体数字。
但做人体冷冻确实耗资不菲。银丰研究院工作人员一项一项列出了他们的支出:液氮罐,40万;程序降温设备,40万;体外循环机,100万;呼吸机,七八万;实验室搭建,500万……“每做一次冷冻,光是冷冻保护剂的费用就是二三十万。还有手术的其他耗材费用,专家费用,救护车费用等等。”人体进入低温保存状态后,每隔10天到半个月需要补充一次液氮,这一费用大约为每年5万元。
“目前全是投入,没有收益。”贾森坦言。
4
对桂军民来说,故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他能做的事就是等待。
在展文莲遗体被转运到液氮罐长久低温保存之前,他和家人隔着低温保存库的玻璃看了她一眼。
只有十几秒的时间。
因为灌流的原因,妻子看起来稍稍瘦了些,但几乎和生前一模一样。她神情安详,就像睡着了。
桂军民自己也加入了生命延续计划。他想,万一妻子要在很久之后才能醒来,那她谁都不认识,也太孤单了,“得去陪陪她嘛”。
文章综合自科技日报、澎湃新闻、腾讯视频等;编辑整理:晓晓。
6、中国企业靠这款高科技成为全球最聪明的公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