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 族 族 源 三篇

畲 族 族 源    三篇

莲花池山旧石器遗址 深沪湾旧石器

莲花池山旧石器遗址在不同的地层分别发现20万年、8~4万年的旧石器,晋江旧石器遗址有一条条年代分别为10~7万年、9~3万年、3万年的英砾石带,东山发现一万年前肱骨残段,漳平奇和洞考古发现1.2万年前的头盖骨(入选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表明直立人已进化至智人阶段。已发现的现代人遗址有近百处,具有代表性的是,象山人距今8000年左右、陈桥人距今6000年左右、后山人距今4500年左右、浮滨人距今3500年左右。直到晋代,才有其他族群进入凤凰山,进行交往交流交融。

深沪湾旧石器遗址的英砾石带

东山一万年前肱骨残段 奇和洞1.2万年前的头盖骨

分子人类学证实,百越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②且证实考古学关于畲族古人的迁徙路线。

尤其是,畲民的Y染色体M7非常古老,是一种原生成分,而不是通过交流而获得自其他民族的。非常特别是有很高频率FIa单倍体,其他民族很少见。FIa是古老单倍体,并且流传到了其他各个语系的人群,说明畲族的FIa并不是瓶颈效应造成的。③

Y染色体M7单倍体的STR网络结构 线粒体DNA单倍体FIa多态性网络结构

1997年以来全国不同地区与部门、不同目的、不同样本的实验,检验结果都相同,并且还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因此,畲族不是来自北方,而是源于凤凰山地区,由此地的直立人进化而来。

注: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页。

②李辉:《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③徐杰舜、李辉:《岭南民族源流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22页。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雷氏委员会

畲族雷氏的姓氏来源(二)

雷氏,是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汉族人数最多,其次是畲族。

畲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东南沿海之主要少数民族,现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散居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贵州等省的半山区,主要聚居在闽东、浙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排在55个少数民族的第19位。此外,台湾有近20万的“盘、蓝、雷、钟”姓人,有的是畲家的后裔。大陆现有1个畲族自治县,45个畲族乡(镇)。

“首届中华畲族发源地潮州凤凰山文化交流会”在李工坑雷氏村举行

畲族又是南方世居少数民族。考古资料、基因检测表明,50万年前元谋人一支先向南后东进到今闽粤赣交界的地区,即畲族人公认的凤凰山,劳动创造,不断进化发展而来。2020年5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一项有关中国、东亚古人群遗传特点、基因交流与迁徙融合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首次正式发表的东亚、中国南北方人群规模性、系统性的史前基因组研究表明,中国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经分化,其中距今8,400年的福建奇和洞个体基因组尤其具有极高研究价值,通过古基因组数据确认,福建及毗邻地区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相关人群,是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来源。5月15日凌晨,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正式发表研究论文《Ancient DNA indicates human population shifts and admixture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5月15日央视新闻、7月3日《 人民日报 》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该成果进一步证实畲族源于今粤、闽、赣三省交界地。

畲族源于凤凰山碑文

凤凰山地区奇和洞人,是智人向现代人的过渡。凤凰山现代人遗址已发现的有数百处,其中象山人距今8000年左右 ,陈桥人(今潮州市区)距今6000年左右,这个时期是部落、部落联盟形成时期,即畲家雷氏、畲家形成之时。

象山人遗址 陈桥人遗址

雷姓畲家早期在凤凰山区,诸多自然天体现象中,最令人恐怖的莫过于“Long Long”的巨响。“Long Long”巨响前是乌云翻滚,接着是惊天动地的巨大“Long Long”的巨响,和形如银蛇狂舞、似乎要撕裂天庭的闪电交织在一起,然后是狂风暴雨,引发巨大的泥石流。天崩、地裂般的“Long Long”的巨响,击中高山巨石,击中擎天大树而引发森林大火,击中动物,击中人……它似乎可以毁灭一切。而另一方面,大火过后,到处可见被烧死的动物,随手可得,被烧烤过的兽肉味道更鲜美,且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带来了温暖,扩大了活动范围,开始用火。火的使用,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脱离动物界。进而用火驱赶、围歼野兽,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猎生产能力;焚草为肥,促进野草生长,出现刀耕火种。Long声震动,万物苏生;Long声息止,万物萧瑟、枯萎。Long又是起火、降雨的先行,感觉到风、雨、电等是“Long”所主宰,因而,一方面对雷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又依赖Long,因此,“Long”受到格外崇敬, 久而久之,对“Long”形成了神化观念,并成为标识,最后把“Long”作为群体之姓。

畲族早期图象文字

因“Long”的内涵是打雷的雷,汉文字是“雷”,后来就成为了“雷”。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雷氏委员会

郡望不是发源地(三)

畲家有的祠堂、家谱、正堂、墓碑上,也同汉族一样,雷姓写的是“冯翊郡 ”、蓝姓是“汝南郡”、钟姓为“颍川郡”。

凤凰山山犁村祠原“冯翊世家”

蓝姓谱封面 苍南县中岙钟姓谱《序》

汝南、颍川在如今的河南,冯翊在如今陕西靠近河南的大荔,于是许多畲民认为畲族源于河南。也有的修谱者、“专家”在修谱与著述时写道:雷姓是“冯翊郡 ”、蓝姓“汝南郡”、钟姓“颍川郡”,汝南、颍川在河南,冯翊在靠近河南的大荔,所以畲族源于河南;黄帝出生于河南,高辛是黄帝曾孙,因此畲族是黄帝的后代。

修谱者、“专家”的三段论推理,就其逻辑形式看,好像没有问题,其实也犯了与许多畲民同样的错误,把“郡望”与“发源地”等同起来。

首先,郡望的字不能念错、写错

冯翊郡的“冯”,许多人念为“féng”。冯,古同“凭”,凭借,依靠;马行速。冯翊郡,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的左冯翊(zuo píng yì)辖地,东汉末始改置冯翊郡,治所高陵县,后移治临晋,今陕西大荔县,因此,冯翊郡的“冯”应念成“píng”,不能念成“féng”。冯,念为“féng”,姓也。

颍川郡,常讹误成“颖川郡”。之所以“颍”字左下方不是“禾”而是“水”,是因颍川以颍水得名,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其次,“郡望”与“发源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发源地,指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即可考证的、物质范畴的发出、根源之处。它不会因社会变化而改变。发祥地,是指事物发展壮大之处,通常指以物质发出的、以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发展开来的人文、产品、事项等。

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显贵的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郡望,又称 “姓望 ”或“地望 ”,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同一姓氏的人,社会地位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地方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该姓人所敬重和仰望,亦名闻天下,为世人所称颂,这些地位较高的人为表示自己这一支高于其他地区的同姓人,便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所居住郡,这样就有了“郡望”。郡望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一个姓氏有好几个郡望,如雷氏郡望,除冯翊郡外,还有豫章郡、南安郡、新平郡;有的姓甚至有三十多个郡望。

郡望是封建社会门阀制度产物。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只论门阀家世,不论才行品,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国家法令又明文规定士族有荫族、袭爵、免役等多种特权;士族自视甚高,不与庶族通婚。《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两家的婚姻,就因为张生出身于西洛,不是海内望族,就无法与博陵崔氏这样的著名郡望相匹配。封建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畲民为了生存、发展,也附会之。正如明姚琛《丹铅总录·郡姓》所云:“虚高族望,起于江南。言今之百氏郡望,起于元魏胡虏之事,何足为据也。”

为通俗说明“郡望”与“发源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是一回事,不能把郡望作为民族的发源地,举个不恰当的比喻。如东南沿海地区卖哈密瓜商家有的打着“新疆产”的牌子,其实这个瓜是本地产的。商家为何打着“新疆产”的牌子?是因为“新疆产”的瓜质量好、销路好,价格高。

凤凰山山犁村祠现改为“凤凰世家”

小学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材

再次,黄帝是人文始祖

人教版小学七年级(初中一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材,第3课《远古传说》指出,“炎帝、黄帝是传说人物”。“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一是传说人物,二是人文始祖。“人文始祖”与“血缘始祖”,也是不同的。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雷氏委员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0pp0a57质量评测报告(揭秘0pp0a57的品质与性能,为你决策提供参考)
有没有能赚钱的完美私服?深度解析避坑指南
365bet在线娱乐场

有没有能赚钱的完美私服?深度解析避坑指南

📅 07-04 👁️ 4895
诇破的解释及意思
英国beat365官方登录

诇破的解释及意思

📅 07-05 👁️ 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