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将台是古代军事斗争的产物,也是军事文化的遗存。所谓点将,就是古代帝王或军事统帅在举行重大军事典礼时,祭天拜神,授予部下官职、官衔,用以笼络人心、团结将士、鼓舞斗志。这是一个隆重而热烈、庄严而神圣的封官晋升仪式,是古代军事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典礼,古代军事重地几乎都有点将台。
芒砀山点将台的历史,毫无疑问就是刘邦在芒砀山活动的历史。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芒砀山点将最早应在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在此之前,刘邦斩蛇后隐藏在芒砀山泽之间,尽管领着百余人的队伍,但不敢公开活动,不能称之为军队,是不能点将的。沛县起义后,刘邦率军向北攻打遭遇不顺,加之当时军队人数少,也不会来芒砀山点将。随着刘邦军事斗争的深入、队伍的扩大,才具备点将的条件。
从《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可发现,刘邦在芒砀山有三次点将的背景。一是公元前208年,刘邦率军与秦兵在萧县西部交战失利,“收兵聚留,引兵攻砀,三日乃取砀,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当时刘邦的身份是沛公,有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初步具备了点将的条件。二是公元前207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此时刘邦掌握数万人的部队驻军芒砀山,点将的可能性最大。三是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6年秋季,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沛公为汉王。第二年楚汉战争睢水之战爆发,刘邦大败,率领残余军队进驻芒砀山,然后率军西进。这一年刘邦在芒砀山点将的可能性也很大。此后,刘邦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定都洛阳,很快又移都于关中长安,未曾再至芒砀山,所以芒砀山点将台应修筑于公元前205年之前。
历经2200多年的风雨侵蚀,点将台面目全非,一圈石墙早已消失,仅存南部边缘群众重新垒砌的石墙。土台子现已被一片郁郁苍苍的桃树林所覆盖,走进台上,地上不时出现零碎的绳纹汉瓦,昭示着点将台昔日的峥嵘。站在台上,眼前不禁浮现出当年祭天拜将、锣鼓齐鸣,旌旗猎猎、车辇云集的宏大场景。由此,一个强大的汉朝横空出世,汉文明、汉文化从此奠基。
芒砀山点将台是永城汉兴之地的又一见证,是芒砀山汉兴军事典礼文化的唯一遗存,它与斩蛇碑、紫气岩一道成为永城汉兴文化的代表和标志。
来源:今日永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